2019年11月11日,一面寫着“推進廉明高效熱忱”八個大字的錦旗送到了南江縣不動產登記推進辦。“17年了,終於拿到房產證了”,三元公寓小區居民康術紅感慨道。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近年來,南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房地產領域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創新機制,高效化解,為全面化解房地產領域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南江經驗”。
遺留問題擾人心 組建專班強推進
據統計,南江縣成立不動產遺留問題處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前,全縣近1萬多户居民未領到房屋不動產登記產權證書,涉及問題樓盤210餘個,時間跨度20餘年。這一遺留的民生“難點”“盲點”成為老百姓心中的“堵點”和“痛點”,更是影響社會穩定的“焦點”。
“這一民生問題也成為省委巡視的重點”。南江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主任李斌表示。2018年省委第十二巡視組巡視南江期間就反饋問題樓盤多,羣眾辦證難。
上下同欲者勝,以上率下者強。“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在南江問題樓盤積案化解工作專題推進會上,南江縣委書記李本勇鏗鏘有力的説到。
成立機構,完善制度。成立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為組長,4名相關縣級領導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出台《南江縣城鎮規劃區房地產領域不動產登記處理意見》。
全面排查,鎖定目標。將問題樓盤和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處理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組建工作組深入項目單位和施工現場,查找癥結、綜合研判,逐一“對症下藥”。
完善機制、落實責任。堅持“一個樓盤一名縣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套化解方案、一名法律顧問、一個推進專班、一套完整資料”的“六個一”機制,明確工作目標,採取一季一總結、一季一交賬的工作方法,對收集的情況集中清理分類,分批研判、分類辦理,統籌推進……
“對症下藥”解難題 健全機制齊推動
“經過調查、梳理、總結,歷史遺留難題分為產權登記、程序欠缺、違法建設、税費欠繳、在建項目、涉法涉訴六個大類。”南江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善君表示。
面對這些歷史“舊賬”,如何“破冰”?如何“下水”?“推進辦努力探索,堅持依法依規、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探索建立聯席會商、並聯審批、平台協商、宣傳引導、督查考核‘5套’工作推進機制。”南江縣住建局長陳曉初如是説。
在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施策,明確5項主要化解措施。
簡化程序促辦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採取公示公告等措施,分類簡化辦證程序。
整改完善促辦證。責任部門主動介入,聯合執法、現場辦公,督促指導業主限期整改完善相關資料,規範程序。
依法查處促辦證。執法部門依法查處違法建設情形,在滿足質量安全、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參照“兩清三違”程序進行處理後予以辦證。
追辦分離促辦證。堅持“追辦分離”原則,分別由税務、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法院等單位依法追收,在相關單位向不動產登記機關出具“同意先行辦證”的説明後予以辦證。
法律援助促辦證。有序引導業主進行司法訴訟,縣委政府積極提供司法援助,並組建工作組多次到福建、重慶、瀘州、達州、成都等地法院對接協調。
存量消化成歷史 杜絕增量惠民生
按照“追辦分離”、“三先三後”的工作舉措,南江縣目前已銷號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樓盤120個,實現辦證10846户,佔任務數的84%,收取税費1420餘萬元。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還做得不夠好。”2019年11月12日,巴中市委羅增斌書記在南江縣房地產領域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處理推進辦公室與現場辦事羣眾交流時説到。
對此,南江縣一班人也有清晰認識。“雖然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絕不能沾沾自喜,全縣90多個遺留問題樓盤還需要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在減少存量的同時,我們也將千方百計的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杜絕增量。”陳曉初如是説。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南江縣堅持“規劃一張紙、審批一支筆”,強化規劃管理,嚴格項目審批和市場監管,讓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促進南江縣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更讓人民羣眾擁有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